【大學指考翻譯翻了沒?-淺談翻譯及寫作這小事】 | 考生補給站 | Tedd

106學年度大學指考英文科考出了「世大運」相關的題目,讓人普遍覺得「生活化」。既然是生活化的題型,我們不妨來看看,如果時光倒退,回到考大學年代的話,你可以怎樣處理這類題型。另外,我搜尋了網路上的解答,包括大考中心的官方參考版本,這些解答有什麼優點與缺點可以參考?

翻譯第一題:

世界大學運動會(The Universiade)是一項國際體育與文化盛事,每兩年一次由不同城市舉辦。

(某補習班解答:)
The Universiade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nd cultural event, which is held once every two years by various cities. 

(大考中心解答)
The Universiade is an international sports and cultural event, held biennially by different cities. 

首先必須要強調,這樣的答案是合格的!沒有太大的問題!我接下來的分析會是針對如何「好還要更好」。

1)結構:審視中文題目,我會覺得「是一項國際體育與文化盛事」是「描述」大學運動會的字句,屬於「補述性」用法,不是句子主要要傳達的資訊,所以我會選擇用「同位語」來敘述這個部分。而句子主要的資訊是「它是每兩年一次由不同城市舉辦。」所以這部分會放在主要句子中,而不應該放在 which is... 的補述句子裡。不過大考中心提供的答案,反而是把 which is 去掉,直接用 held ... 接下去。

因此,不管是補習班的答案或是大考中心,我認為都是不甚恰當。我會大致上這樣寫:

The Universiade, a... (同位語), is held ...

2)來看 by various cities:「...is held once every two years by various cities」這樣的翻法可以解釋成「每兩年被不一樣的城市舉辦」,但是因為 cities 寫成複數的關係,也有可能解讀成「每兩年被很多不同的城市(cities)共同舉辦」,所以,不夠精確。這點,大考中心是寫 by different cities,也是一樣。因此我會寫「...is held by a different city once in every two years.」當然,有人會說,這部分要用「常識」來判斷嘛!大學運動會怎麼可能每次由不同的國家一起舉辦呢?這樣想當然也是沒錯。但是,如果不重視這樣的精確性,萬一你寫的文章是無法用常識判斷的那怎麼辦?許多人在寫 Paper 或是翻譯學術文章時會遇到這個問題。例如:「這個成分每次會被不同的一種酵素分解」還是「這個成分每次會被不同的許多酵素分解」你不講就不能用常識判斷了吧!這時候就得要寫清楚了。

3)held 這個字:毫無疑問的,held (hold 的分詞))這個字就是「舉辦」的意思。那還有什麼問題呢?大考中心的答案也是用這個字。問題在於它只有「主辦」的意思,沒有涉及「在誰家(主場地)辦的」。也就是說,今天我可以在別人的場地,去主辦(hold)一場比賽,所以光看 held 這個字只能夠看得出來「每年由不同的國家主辦」,是看不出來主場地的,我建議可以用 host 這個字。當然有關這個部分,也有人可以辯稱,這不是廢話嗎?用常識判斷,都已經是主辦了,當然是用自己的主場地囉!也對,但這不是百分之百如此的,例如:有一年某場向來由台灣主辦的高爾夫球賽,雖是由 Taiwan 主辦,但是場地跑到加州了。再來就是,當你可以用一個字精確的傳達兩層次的意思,何樂而不為呢?

4)大考中心的參考答案中,「每兩年一次」翻成 biennially 這是 ok 的。只是要提醒一下如果你以為「每年一次」是 annually,所以「每兩年一次」就是 biannually 的話,就錯了!biannually 其實是「一年兩次」的意思

所以我的參考答案如下:

The Universiade, a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event of sports and culture, is hosted by a different city once in every two years. 

現在來看第二題

在比賽中,來自全球大學的學生運動員建立友誼,並學習運動家精神的真諦。

(網路上採自某補習班)
During the game, those student athletes derived from the whole globe establish their friendship and learn the truth of the spirit of athletes. 

(大考中心解答)
In the games, student athletes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form friendships and learn th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1)首先我對補習班答案中的 those 意見較大。雖然算不上是「錯誤」,但不是所有中文有「那些」的英文就要加 those 啦!況且這邊真的沒必要強調指稱「那些」學生運動員。

2)derive from?

對,去看了字典之後,的確它的意思是寫著「源自於、來自」,但是這個「來自」跟運動員「來自」世界各國,是不一樣的啊!derive 事實上有「衍生、派生」的意思,雖然 A is derived from B 意思可以解釋為「A 是從 B 過來的」,但是它暗指了從 B 到 A 的過程,需要經過一些「演變」,例如:

Some Japanese words are derived from Chinese. (有些日文字是由中文演變而來的。)

所以這邊說 those athletes derived from the whole globe 看起來是很奇怪的,好像說這些運動員是「演變」而來的,為何不乾脆用 from 就好了呢?這點在大考中心的答案中就沒看到,所以有些補習班追求用一些艱深的字句卻不見得是恰當的。各位,像看到這樣的解答時,要記得與這些補習班保持一定的距離蛤!

3)from the whole globe?

這也是滿奇怪的翻譯。疑似也是因為中文「全球」的影響。不論哪間補習班告訴你:「這是外籍老師寫的。」都絕對不要相信!

4)Learn the spirit? Learn about the spirit?

不管是哪個版本的答案,都是用 learn (學習),我選擇用 learn about 。原因是 learn 有「直接學習、獲悉或是知道」的意思。 說這些大學層級頂尖的運動員參賽是要來 learn 運動的真諦,無異是暗指著他們之前對於運動的真諦一無所知,這很奇怪。大多數 learn 在語料庫中的用法,其主體多半都是學生或小孩,總之就是「相對比較無知」的人才會需要去 learn。另外 learn 因為有直接學習的意謂,也會營造一種感覺,似乎大學運動會是一堂課,專門來教運動精神的真諦的,而運動家精神變成一種明顯的知識或技能,來上課就可以學到,如同:We learned Spanish together in the class. (我們一起在課堂上學西班牙文。)事實上不是這樣。Learn about 較沒有直接學習的意思,學的東西也大多是「關乎」(about) 運動家精神,我個人認為會比較好。

我也有自己的答案版本如下,僅供參考:

Students athletes from all over the globe build up friendship and learn about the true values of sportsmanship during the game. 

Takeaways(看這篇文章可以學到): 

1) 英文句意裡主要傳達的訊息要放在主要子句。
2) 同一個名詞,翻成單數還是複數會影響意思的精確程度。
3) biannually 跟 biennially 長得很像,意思卻差很大。
4) learn 跟 learn about 意思也有些許不同,如果不計較的話,它們的確可以通用,但是會造成些微歧義。

 
Universiade               大學運動會
Derive                        衍生;派生 (derive from...)
Biannually                 一年兩次;半年一次的
Biennially                   兩年一次的

我要留言